冻疮,是发生于冬季由爽朗和湿气刺激引起的皮肤疾病。不管男女老小均可发生深爱五月,儿童、后生女性或久坐不动,周围血管轮回不良者易患此病。手指、手背、足趾、足跟、鼻尖、脸颊、耳轮、耳垂等均为好发部位。转暖渐愈,且易复发。
方剂仅供参考学习,疗养请探究专科医疗机构。
1.复归膏
【构成】①当归浸膏20克,干姜粉20克,薄荷脑0.5克,甘油10克,凡土林29.5克,羊毛脂20克。②当归浸膏10克,血竭10克,硼酸2克,鱼肝油15克,按油3克,凡士林30克,羊毛脂2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,方①取当归浸膏,凡士林羊毛脂置容器中,水溶加热落化,冷凝前加干姜粉、薄荷脑(研细末)、甘油搅匀即成。方②取当归浸膏、鱼肝油,按油、凡士林、羊毛脂置容器中,水溶加热融化,冷凝前加血竭、硼酸(共研细末)搅匀即成。均为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两方均为逐日外擦2~3次。
【功能】活血散瘀、润肤消肿。
【主治】冻疮(红斑水肿期用方①,水疱衰落期用方②)。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。王天祥方。疗养166例,均获疗效,红斑病愈最快2天,最慢7天,大多为3~5天;水疱、衰落最快5天,最慢14天,一般为7~10天。耳、面部较昆玉部疗效好。76例近年复发者,入冬前在好发部位涂上方①,随访2~3年未复。
附:当归浸膏制法:将当归切碎水浸溃48小时后,煎熬30分钟过滤,反复3~4次,蚁集滤液,60℃以下挥发至稠膏状。即可。
2.白及膏
【构成】白及粉15克,樟脑0.3克(用极少酒精融化),龙脑1克(研细末)。
【制法】药膏,将上药加入100毫升温滚水中,搅动均匀成浆糊状,即可诳骗。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将上药膏涂擦于患部一层,然后在火炉上(旁)充分烤干,反复2或3通为1次,逐日涂1或2次。
【功能】驱寒、消炎、生肌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满
意。轻者3~5天,重者8~10天,肿病即可全消。据临床不雅察:用此方疗养,无不在短期内诊治,且不再复发。
3.桂冰膏
【构成】肉桂2克,龙脑2克,樟脑2克,乳香10克,没药1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以凡士林适量配制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先以萝卜汤或淡盐水清洗溃烂面,再取此膏涂擦患处,2~3天涂擦1次,直至诊治收尾。
【功能】温经活血、消炎生肌。
【主治】冻疮已溃烂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多年诳骗,疗效安逸。
4.冻疮凝膏
【构成】牛脂30克,樟脑10克,甘油10克,香料适量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牛脂置容器内加温至融化时,即放入樟脑、甘油、香料,搅匀待冷凝为膏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重症冻伤欲溃者,用时可微温使药膏待溶后施之擦患处。轻症冻伤可径直用药膏抹之。
【功能】散寒活斑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本方适用于I°Ⅱ°冻伤及皲裂。Ⅲ°破溃者忌用。
【附记】引自李文亮《千家妙方》,董九栋祖传秘方,用于疗养冻疮奏效细腻,若用于退守冻伤,则成果更佳。
5.八宝冻疮膏
【构成】当归35克,紫草35克,白芷15克,肉桂15克,血竭15克,轻粉10克,龙脑5克,黄蜡6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当归、紫草、白芷、肉桂浸入500毫升麻油内3天,置砂锅内慢火熬微枯,过滤去渣再煎,入血竭末化尽,再入黄蜡慢火葬开,离火候顷然稍冷,把研细的轻粉及龙脑末放入,搅动成膏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先用八宝生肌散(市售)极少,酒敷疮面,不应过多,再用此药膏外涂厚2~3毫米,周固稍超于疮面,用敷料包扎固定。隔日换药1次。
【功能】活血化瘀、温经散寒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条记》。张彦祥方。疗养46例,一皆诊治。一般敷药2~4次即愈:最长熟药7次病愈。
6.红香膏
【构成】炙乳香15克,炙没药15克,红花15克,官桂15克,樟脑4克,龙脑4克,凡土林适量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前6味药共研极细末,再加入凡士林调匀成软膏状,心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此膏涂擦患处,逐日涂3次。
【功能】活血散痹、温经通络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,疗养191例,经用药2~4天后,诊治188例,好转3例。总灵验率达100%。
7.归脑参红膏
【构成】苏木80克,桂枝80克,红花80克,丹参80克,当归尾50克,艾叶50克,细辛50克,川花椒50克,生姜50克,丁香50克,尖红干辣椒10克,樟脑30克,薄荷脑3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,干涉4000毫升75%酒精中密闭浸泡15天(浸泡时分越长,成果越显赫)后即可取用。用时搅匀。
【用法】外用,疗养时,用棉球蘸上药液(膏)涂擦患处。逐日涂3~4次。3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散瘀通络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程氏医学条记》。疗养200例,经用药3~10天后,均获诊治。
8.花樟膏
【构成】花椒6克,干姜6克,铅丹15克,樟脑15克,白蜂蜜适量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花椒、干姜研成极细粉,再同铅丹、樟脑共研细末,和匀,以白蜂蜜调匀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,每用极少,涂撒患处,逐日早、中、晚各1次。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冻疮初起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熏洗熨擦疗法)。屡用效佳,多量次即愈。验之临床,不管已演未溃之冻疮,均有良效。
9.二油加蜜膏
【构成】麻油20毫升,猪油20克,蜂蜜6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药羼杂调匀成膏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涂擦患处。日涂2~3次。
【功能】润肤生肌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张奇文《幼科条辨》。张子仪方。屡用效佳。或用马物膏,马物粉30克,凡士林60克。网匀成膏,外涂患处。
张琦明山豆根软膏:山豆根粉10克,凡士林90克。调成软膏,涂擦患处。成果亦佳。
10.紫红归膏
【构成】紫草、红花、当归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制法有二,①粗索取物按通例门径制成软膏:②或共研细末,和匀(按1:9),加入凡士林调匀成软膏。浓度均为10%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涂擦患处,逐日涂3次。每次用药后作轻度推拿5~10分钟。
【功能】祛瘀、解毒、止痛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不管是未溃或已溃者均可用之。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,韩国柱方。疗养100例冻疮患者,总灵验率达97%,其中78例获病愈,17例显效,2例灵验,3例无效。在疗养进程中,未见任何反作用,也未用其他内服和外用药。
11.防治冻疮膏(一)
【构成】95%酒精100毫升,簇新红辣椒5~10克,甘油20毫升,纯樟脑1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樟脑溶于酒精,再将辣椒洗净,切碎,捣烂,放入,浸5~7天后再加入甘油即成。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涂擦患部。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中国中医商酌院《验方商酌参考尊府》。屡用效佳。
12.防治冻疮膏(二)
【构成】樟脑25克,海螵蛸10克,凡士林15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前二味药共研细末,和匀,入凡士林调匀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适量,外敷疮面。
【功能】消炎、敛疮、生肌。
【主治】冻疮溃烂。
【附记】引自中国中医商酌院《验方商酌参考尊府》.屡用效佳。
13.地榆膏
【构成】生地黄150克,地榆150克,紫草150克,归尾150克,黄柏150克,甘草90克,黄蜡60克,洋蜡60克,龙脑60克,麻油2500毫升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麻油烧开,干涉前6味药于油中炸至焦枯,用纱布过滤,再放入洋蜡、黄蜡全溶,稍凉后再入龙脑(研细末),搅匀収膏,倒入瓷器内,凉后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外涂患处,日涂1~2次。
【功能】养血消炎、生肌止痒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曹春林《中药制剂汇编)。屡用效佳。
14.冻疮膏(一)
【构成】肉桂15克,紫草15克,麝香3克(后入),熟地黄15克,黄柏30克,炒苍术3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为极细末,和匀,用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涂擦患处。日涂2~3次。
【功能】散寒止痛、活血生肌、祛湿收口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房芝萱外科警告集》。祖传秘方。屡用效佳,
15.雉脑膏
【构成】雄雉脑10个(捣烂),黄蜡(与雄雉脑等份),清油(较黄蜡减半)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上3味置小锅内用慢火熟成膏,去渣。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涂抹患处。
【功能】消炎、通络、护肤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王光清《中国膏药学》。屡用灵验。
16.柏叶膏
【构成】柏叶120克(炙干为末)·杏仁40枚(去皮研),血余15克,食盐15克,乳香0.3克(研),黄蜡30克,清油30毫升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7味,先煎油令沸,次下5味药,以血余消尽为度,次下黄蜡搅匀成膏。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逐日一洗一敷一换。如疮渐好,即三四日一换。
【功能】凉血、散瘀、护肤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宋代《圣济总录》。屡用神效。
17.冻疮外用膏
【构成】黄连15克,乳香9克,香油360毫升,血竭15克,黄蜡120克,龙脑6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将香油熬开,东说念主血竭末及乳香末,熬顷然,然后入黄蜡离火,侯蜡全溶,将此膏倾入冷水中浸一二日,换水二三次,将膏取出,加入黄连末及龙脑末和匀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,取药膏适量,外敷患处。药层无用太厚,外盖油纸,再缠以舞带。逐日换药1次。
【功能】活血散瘀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冻疮、烧伤、烫伤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医验方汇编》。屡用效佳。
18.冻疮膏(二)
【构成】大葱21克,干茄子7个,松香60克,黄蜡60克,谷壳15克,白及3克,白芷3克,乳香3克,没药3克,樟脑1.5克,香油180毫升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先煎油三四沸,入大蘸、茄子、谷壳、白芷、白及,待白芷焦枯,去渣滤油。另入净锅煎开入松香并蜡,令烟消尽,离火,东说念主乳香、没药细粉,后入樟脑,搅令均匀即成。收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患处徐药前,先用葱汤洗净,拭干,再熬药。切勿用火烤。但需能干保湿。一日换洗1次。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散瘀活血。
【主治】冻疮。
【附记】引自王光清《中国膏药学》。屡用效佳。
19.灵异膏
直播勾引【构成】郁金90克,生地黄60克,粉甘草30克,猪脂油500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猪脂油熬开,入药真金不怕火至焦枯,滤去渣,下黄蜡12克(一作120克)全溶成膏,浸水内久之,任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取膏适量,溶后待冷,外敷患处,逐日换药1~2次。
【功能】凉血活血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冻疮、烫伤、烧伤、打伤。
【附记】引自王光清《中国膏药学》。屡用情效。
20.归柏膏
【构成】当归30克,黄柏30克,麻油120毫升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二味药和麻油羼杂,放入铜器中,置于火上熬至药焦枯,用纱布滤过,再将所滤之药油放入铜器中,复热10分钟傍边,然后下适量的蜂蜡,待蜡溶解,即可将药油妆起,待冷后成软膏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先用硼酸水或甘草汤(浓度大的茶叶水亦可)将患部洗干净,然后用无菌药棉拭干患部,再将药膏摊于纱布上,外敷于患部。逐日1次,重者一日2次换药,如无纱布,可用干净消毒油纸及棉布亦可。
【功能】活血解毒、收湿涧肤。
【主治】冻疮溃烂之重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21.玉红膏
【构成】白芷12克,当归12克,紫草12克,红花12克,香油1000毫升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用香油炸至药焦枯,去渣滤净,加黄蜡180克,全溶搅匀收膏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极少,涂擦患处,日涂2~3次。
【功能】活血解毒、消肿止痛。
【主治】红肿难受,冬日冻疮,水火烫伤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寰宇中药成药处方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22.二粉散
【构成】荞麦粉15克,麦粉15克,硫黄24克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将硫黄研成细粉,与前二味粉混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此散适量,撒布患处,并以纱布包扎,逐日换药1次。
【功能】温经散寒、解毒敛疮。
【主治】冻疮已溃破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,屡用效佳。
23.冻疮散
【构成】煅明矾30克,干姜30克(炒黄》,马勃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先用温滚水将患处洗净,拭干,再撒上药粉(适量),包上纱布固定。每2日换药1次。
【功能】解毒、燥湿、敛疮、生肌。
【主治】冻疮已溃烂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穴位贴敷治百病》深爱五月。屡用效佳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做事,总共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